忻州市第十三中学:以特色办学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休闲 来源:焦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9-22 06:36:31 评论数:



在我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忻州进程中,有一所学校始终秉持育人初心,市第以坚实的中学展南阳市某某水泥制品维修网点步履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她就是忻州市第十三中学。自2004年建校以来,特色推动学校以“睿笃怡铸,办学智圆行方”为校训,高质以“厚德、忻州明理、市第务实、中学展创新”为指引,特色推动坚持党建引领、办学“五育并举”,高质不断书写教育奋进新篇章,忻州成为忻州基础教育领域一颗璀璨的市第明珠。

一、中学展溯源:从奠基到卓越,步履铿锵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创办于2004年2月,地处公园东街以北、七一北路以东,毗邻世纪花苑,交通便利、环境宜人。校园内绿树成荫,书声琅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与青春活力。学校占地36亩,南阳市某某水泥制品维修网点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完善,拥有78间多媒体教室、3间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和19间专用教室,并配备图书室、阅览室,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和7人制足球场,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设施不仅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更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平台。

校训“睿笃怡铸,智圆行方”不仅是学校的精神象征,更成为全体师生日常行为的准则。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爱满天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为忻州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理念贯穿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办学历程中,学校屡获殊荣:被忻州市教育局评为“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山西省星级英语特色校”“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基地学校”“全国语文教学特色学校”“山西省首批特色学校”等称号;并获“阅读示范校园”“优秀书香校园”等荣誉。这些荣誉背后,是学校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懈的努力与持续的创新,是全体教职工辛勤付出和学生勤奋求知的共同成果。

二、办学:系统布局,多维践行教育使命

学校将党建工作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思政课程”模式,推动红色精神、时代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深入人心。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

思政课程与党建内容实现深度融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师巧妙运用忻州本地红色资源,讲述革命历史与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学校组织学生走访革命旧址、采访老红军后代,让红色基因植根学生心中。“中华魂”演讲比赛、五四歌咏比赛等品牌活动,已成为学生表达爱国热情、凝聚集体力量的重要平台。一首首红歌、一次次演讲,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精神的洗礼。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赴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践。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环境整治、助老帮扶等,将爱党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做到“知行合一”。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升华。

学校秉持“德润身心、智启未来、体健体魄、美育情操、劳筑担当”的育人理念,系统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多元立体的育人体系。

德育方面,打造“课程+活动+实践”三维德育模式,常态化开展主题班会,围绕诚信、感恩、责任等核心价值,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捐资助学、应急疏散演练等特色活动,拓展了德育外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责任和协作。

智育方面,课堂教学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依托多媒体教室、标准化实验室等资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实践性;持续建设“书香校园”,图书室与阅览室成为学生拓展视野、自主学习的乐园;定期举办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知识积累与思维提升双向发展。

体育方面,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充分发挥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和7人制足球场的功能,每年举办春秋两季校园足球联赛和广播体操比赛。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更培养了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了趣味运动会、阳光体育大课间等特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美育方面,依托艺术课堂和社团(绘画、书法、摄影、舞蹈、音乐等),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涵盖作品展览和文艺汇演,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中提升审美素养和人文底蕴。

劳动教育方面,以“双减”政策为契机,积极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园地,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通过班级值日、校园服务岗等岗位,学生能够体验劳动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塑造吃苦耐劳、乐于服务的良好品质。

耕耘结硕果,荣誉映初心。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学校师生凭借不懈努力获得多项殊荣,充分彰显了育人成果与综合实力。2024年6月,学校荣获“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基层先进单位”称号,且连续三年被忻州市直属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单位”;9月,校内成立《山西教育》小记者站;学校少先队被中国少年先锋队忻州市工作委员会评为“红旗大队”;10月,学校少先队牵头与市博物馆共建馆校合作基地,携手开展社会实践、历史文化传播及志愿服务等活动。

王晓转老师荣获“山西省优秀辅导员”称号,其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得到省级认可;在忻州市直属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选中,李洋、蔡凤先、李春丽、闫鸽等老师获评“优秀辅导员”,王晓转老师同时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2025年,杨岳华、孔新琳、贾艳芳在忻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艺术汇演中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队伍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育人风采。

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奋勇争先,硕果累累。2024年,张馨尹同学在山西省“红领巾讲解员”竞演讲述活动决赛中获三等奖;翟峥越同学在山西省“中华魂”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张馨尹、路畅、闫斯远、郭华旗等同学分获三等奖与优秀奖;刘轩睿、王景玉同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山西省青少年“中华魂”读书读后感书法作品展中获鼓励奖,另在山西省“中华魂”书法比赛中再获荣誉。

三、师资:培育优秀教师,筑牢教育根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科学、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现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7名;另有1名教师获省级名校长称号,21名教师获省级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这支队伍梯队合理,既有深耕教坛、经验丰富的中坚骨干引领方向,也有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青年才俊注入活力。

学校深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战略高度,构建了一套覆盖全阶段、多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系统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与名师深度研修,助力教师在专业道路上阶梯式成长。通过“师徒结对”传承经验,以“教学竞赛”激发潜能,借“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多维度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各教研组每周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与专题研讨,营造浓厚教研氛围。学校还通过示范课、公开课及“推门听课”等举措,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时掌握教师备课、课堂驾驭及教学水平,及时解决教学痛点,确保教学质量持续优化。

四、展望:以初心致未来,助力教育强市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校园。同时,学校将加强与国内外优质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提升办学品质。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在新时代教育强市的奋进画卷中,忻州市第十三中学正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书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这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将继续秉持育人初心,坚持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忻州教育事业增添新的光彩。